您的位置:  首页 > 燃气资讯 > 燃气资讯 > 正文

天然气能源应用市场分析

2011-07-27 09:30 中国评论新闻网

  近期国务院通过十二五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方案,其中天然气应用似乎引起的关注度不大。事实上,天然气除了在碳排放方面缺点较大外,正面因素是不少的,权衡利弊后应该是传统能源中对石油、煤炭较好的替代性能源,应用前景应该是积极、正面的,有关上市应该给予足够的关注。比如,富瑞特装这类通过提供技术、装备、服务产品配套产业链上、中、下游主力企业的有创新型特点的企业。

  去年八月曾因分析实体项目对天然气市场应用做了一个分析,对目前的形势应该仍具有一定参考价值。现截选部分内容各位批评指教。

  一、天然气产业链与客户

  上游包括天然气勘探生产、净化、液化。上游业务国家市场准入门槛、资本投入、技术壁垒等高,属于高度垄断性行业。在我国基本为中石油、中石化和中海油所垄断。中游运输业务主要包括管道运输、舰舶运输、陆路运输(铁路和车辆)。这一领域资金、技术、规模经济壁垒高。下游为天然气销售。下游销售领域尽管国家对民营资本准入要求在降低,但是由于销售业务网络建设与运营需要大量资金投入,以及对技术、服务支持能力等要求高,所以总体壁垒仍然不低。从终端应用上看,主要应用领域包括天然气发电、天然气化工、天然气汽车、城市燃气

  目前我国天然气勘探和生产主要集中在中国石油、中国石化和中海油三家公司,它们近三年国内天然气市场份额达95%以上,其中中国石油产量最大,销量占国内份额73.8%;其次是中海油和中国石化。此外,诸如申能股份、明星电力、广汇股份、广安爱众、陕天然气、大通燃气、长春燃气等上市国有、民营或者混合型上市公司亦从事天然气业务,但主要以下游销售为主。天然气上、中、下游,特别是销售领域,未来应该会有更多的上市公司涉及这些领域。

  二、天然气市场前景

  从需求上说,2009年我国生产天然气830亿立方米,同比增长7.7%;消费量为874.5亿立方米,同比增长11.5%;供需缺口达40多亿立方米。有研究认为,可预见的未来我国天然气需求增长迅速,预计2020年的需求量将超过2000亿立方米,而同期的天然气产量只能达到1400亿~1600亿立方米,供需缺口将达到400-600亿立方米。如果根据中石油预计2020年天然气需求量可能达到3000亿立方米,供需缺口更将达到1500亿立方米左右。#p#

  从供给上说,到2008年底,世界探明天然气储量已经超过180万亿立方米,长期的全球可开采天然气资源基础是850万亿立方米,天然气的远景储量可以提供人类使用300年以上,远远长于石油的不到100年。天然气在世界范围内未来相当一个时期将是相对过剩的局面,而且储量中超过一半存于俄罗斯、伊朗和卡塔尔,其次主要储量带是中亚地区,具有相对可靠的供应。此外,再加上人民币升值可期,进口成本降低,加大天然气在我国能源消费结构中的比重具有良好的外部环境相对是比较好的。

  综合来说,在当前节能减排的严峻国内外形势下,由于天然气的碳排放低于煤炭和石油,是替代石油、煤炭类高碳排放能源的较理想过度性能源,战略意义日益突显。从已透露出的国家即将公布并执行的新兴能源规划情况看,规划中将煤炭能源占比由70%降低到63%,降低7个百分点,而天然气的规划占比将增长4.4个百分点,绝对百分数来说是目前3.9%的一倍多,而相对来说将占据由从煤炭能源转化而来的62.9%的份额。可以说,天然气作为我国工业化中后期的重点应用能源之一。

  三、经济周期影响

  天然气生产消费与整体经济周期有密切联系,一般而言,天然气及相关产品需求,经济周期上行时增加,而经济周期下行时而回落。由于以石油为中心的化石能源支撑的世界生产格局和以美元为核心的国际货币体系支撑的全球消费格局主导了天然气生产和消费,在未来三至五年内包括美国在内的西方发达国家自身经济社会问题有较大可能再爆发危机,世界经济将在总体在低速并且较为动荡中前行,导致世界天然气因其附带着准石油特征在未来生产与消费也不可避免将随之跌宕起伏。

  就我国而言,在世界经济不稳定、不确定性因素较多情况下,也难以独善其身,加之国内已步入经济社会转型期,各类矛盾开始显现并需要着力应对,未来相当一个时期经济增长速度将比以前的高增长有所放缓是不唯人的意志所转移,只不过放缓的程度如何而已。从目前的研究上说,未来十年内我国经济总体保持年均增长8-9%是较为谨慎的看法。#p#分页标题#e#

  进一步以我国为例,从历史经验出发,展望一下未来是有必要的。通过对1970至2009年间我国GDP与天然气消费量相关数据分析可知,GDP总量每增加或减少1%,将引起天然气消费量增加或减少约0.41%,两者表现出高度正相关性。此外,在年均GDP增量8-9%情况下,天然气消费量增量年增长3.2-3.7%,虽然比1970-2009年间年均增速中位值(6%)水平有所下降,同时存在短中期内波动较大的可能性,但我国天然气消费量仍将有可观增长,特别是与世界天然气消费水平相比较。

  四、天然气消费市场与管网建设

  按照地域考虑,中国天然气消费有三类不同的市场。第一类,东南沿海、京津等地区,经济比较发达,天然气价格承受能力较强,节能减排压力大,西气东输管道供应与沿海LNG进口并重,是我国天然气消费的最重要目标市场;第二类是新疆、甘肃、贵州、青海、内蒙、宁夏等西部经济欠发达地区,由于离天然气源近,气价较低,天然气也能成为重要消费能源;第三类市场是地理位置和经济发展程度上的过渡地区,主要指中部地区。这些地区市场潜在的规模、气价的承受能力,开然气消费市场开发因根据具体情况加以推进。

  此外,有研究认为基于我国的国情和经济发展布局,北京、天津、浙江省、江苏省、福建省、江西省、广东省、海南省和上海市应该是我国建设主要利用天然气(LNG)等清洁能源的“沿海高新生态产业气态能源战略带”的重点区域。#p#

  再则,超大型、大型城市建设天然气输配管网,以管道天然气的利用为主。在这些城市主干管道网络不及的远郊城镇或周边地区可以建设局域管道网络,通过汽车等短途运输转运方式与主干网或者天然气接收终端联接,就近建设局域性气化站,向局域管道网络用户供气。广大农村有条件地区应重点发展生物制气。

  五、天然气消费趋势

  有关研究测算了若干分类用户的天然气市场投资价值,从结果上看,公交车、出租车投资价值相对较高;工业制氢生产、居民气代液化石油气(LPG)、浮法玻璃生产气代油、蒸汽生产气代油、陶瓷生产气代煤、居民气代电等投资价值居中,较其他能源有一定的价格优势;调峰电站气代煤、集中供暖气代煤、甲醇生产、尿素生产、蒸汽生产气代煤相对投资价值较低,其中虽然调峰发电领域市场价值较低,但由于天然气发电对于开发燃气天然气市场以及天然气供应系统调峰有着积极的作用,未来应该是国家需要重点扶持的领域之一。另据有关研究认为,我国未来天然气消费品种开发重点应按如下顺序进行:生活和商业用天然气(居民和商业)、城市的冷热电联产(调峰电厂和供暖合并)、车用、高附加值化工(或工业燃料)、普通化工,其中普通化工应限制。

  生活和商业用天然气(居民和商业)领域。目前主要竞争产品是管道天然气(压缩天然气CNG)。我国液化天然气(LNG)主要从国外进口,在价格上要受国际LNG市场浮动影响很大,而国内天然气价格改革才起步,并且管道天然气在技术、运营等方面相对更为成熟,短期内管道天然气将是液化天然气在民商用领域的最大竞争产品。远期看,煤层气的利用前景好,对压缩天然气和液化天然气均成威胁。

  城市的冷热电联产领域。冷热电联产就是分布式能源系统,是建在用户端的能源供应方式向用户同时提供电力、蒸汽、热水和空调用冷水的综合能源供应系统。与大型集中式发电站相比,分布式发电系统的规模较小,适用于医院、大学、机关、宾馆、饭店、商场、高档写字楼、社区和工厂等能源消费量大且集中的地区,以及对供电安全要求较高的单位。目前我国天然气分布式能源装机总容量500万千瓦左右,不到全国总装机容量的1%,还处于起步阶段。目前天然气分布式能源系统发展的最大的竞争来自煤炭发电相对较低的成本,天然气分布式能源系统能否有较大的发展取决于国家分布式电源接入电网技术方案是否积极支持,地方政府在项目投资、设备进口关税减免和奖励节能等优惠政策的补贴政策支持等政策性因素,如果支持力度有力分布式能源系统发展的主要障碍有望在2011-2013年间解决。

  工业燃料。目前我国天然气用于化工行业原料长期占比较高,产出产品附加值总体不高,根据国家发改委的用气规划未来天然气用于工业燃料的比例将有显着下降。未来除浮法玻璃生产气代油、蒸汽生产气代油、陶瓷生产气代煤等少数领域外,普通工业领域利用天然气将是有限的。#p#分页标题#e#

  车用燃料。目前车用燃料主要有液化石油气(LPG)、压缩天然气(CNG)和液化天然气(LNG)。与现有的CNG、LPG汽车相比,LNG汽车具有更为突出的优点,易于规模化发展。用LNG作为车用燃料资源有保障,技术上可行,LNG价格与汽、柴油相比具有较大优势,LNG汽车加气站投资少,可与CNG汽车加气站兼容,汽车改装费用适中,尽管CNG汽车在未来一定时期内仍为车用燃料的主力,但LNG做为新面孔对其替代性正在不断显现,市场份额将成长较快。LPG型燃料将面临相对最大的劣势,不是未来发展方向。不管是CNG还是LNG汽车相当一个时期内发展重点还是在城市公交车、出租车、中短途长途客车、政府企业公商务用车、环卫车等特种车、运输卡车。私家车领域必须结合燃料电池的突破性进展才有可能大发展,而这绝非短期可以做到。总体上看,LNG汽车发展基数低,成长性可能比较好,但相当一个时期内市场规模仍较为有限。

  六、技术工艺

  目前世界上的天然气液化装置,其液化循环主要为:复迭式制冷循环、混合冷剂制冷循环和膨胀机制冷循环。

  天然气液化工艺的选择对其项目建设来说是个至关重要的环节,液化工艺和相关设备配置对装置的效率和造价具有决定性的影响。液化工艺及设备的选择要综合考虑工艺系统和设备经验、可靠性、工艺效率、资金投入,能源成本消耗等指标。从一些文献资料综合来看,复迭式制冷循环已较少被应用,混合冷剂制冷循环工艺普遍被评价为相对最优的工艺方法,特别在大型天然气液化装置领域优势相对较突出,但在中小型液化装置中,混合冷剂制冷循环工艺与膨胀机制冷循环在具体项目工艺选择方面均受到重视,互有优劣。
 

燃气资讯
 
热度排行
 
 
公示公告
 
友情链接
主管单位:上海市民政局(上海市社会组织管理局)        主办单位:上海市燃气行业协会
版权所有@上海市燃气行业协会      沪ICP备:沪ICP备1001982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