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燃气资讯 > 燃气资讯 > 正文

四川盆地油气发展历程回眸

2017-06-21 09:04

  四川盆地经历了近60年的勘探,历程曲折艰难。


  早期地面构造、裂缝性气藏勘探阶段


  (1953年至1977年)


  四川盆地天然气工业起步时期,正是含油气基本地质条件探索阶段。以勘探地面背斜构造为指导思想,勘探人员在蜀南地区发现一大批灰岩缝洞型气藏,以及卧龙河等一批裂缝—孔隙型整装气藏。1964年9月,我国首个整装、储量规模最大的大型气藏——威远震旦系气藏发现,推动了中国天然气工业的发展。随后又发现蜀南地区下二叠统灰岩缝洞型气藏。自1955年隆10井在下二叠统茅口组获得天然气以来,蜀南地区下二叠统共发现325个灰岩缝洞型气藏。


  川东高陡构造突破阶段


  (1978年至2004年)


  1977年发现的相国寺石炭系孔隙型气藏,是四川盆地勘探发生重大转变的标志。勘探工作者以裂缝—孔隙型储层为对象,主探石炭系,兼探二、三叠系,发现以五百梯石炭系气田为代表的一批大中型气田。1977年,相18井在石炭系获高产,随后形成以“低、相、深”为主体的勘探思路,发现8个气田,新增探明储量523.91亿立方米。1989年,川东高陡构造勘探获突破,形成以构造带为基本单元的整体勘探思路,发现以五百梯为代表的22个气田。1995年,渡1井发现飞仙关组白云岩气藏,加快长兴组—飞仙关组礁滩气藏规模勘探步伐,发现渡口河等一批礁滩大中型整装气藏。


  岩性油气藏勘探阶段


  (2005年至2010年)


  以岩性油气藏理论为指导,以大中型气田为目标,勘探人员海、陆相并举,盆地须家河组、二三叠系礁滩勘探获得丰硕成果。四川盆地由此进入天然气储量、产量增长高峰期,发现了广安、龙岗等大型气田。随后,须家河组岩性气藏勘探及开江—梁平海槽西侧深层礁滩岩性勘探获突破。2006年,龙岗1井在长兴组生物礁、飞仙关组鲕滩获高产工业气流,开创盆地深层海相碳酸盐岩勘探新局面。


  川中古隆起勘探重大突破阶段


  (2011年至今)


  勘探工作者实施风险勘探,实现盆地震旦系勘探突破和龙王庙组历史性新发现,形成以裂陷为核心的古老碳酸盐岩成藏理论认识,指导了安岳特大型气田快速探明、高效建产、稳健拓展。


  2011年7月,高石1井震旦系灯影组获重大发现,成为威远气田发现后又一重大突破。2012年9月,磨溪8井龙王庙组勘探获历史性突破,拉开龙王庙组大规模勘探序幕。


燃气资讯
 
热度排行
 
 
公示公告
 
友情链接
主管单位:上海市民政局(上海市社会组织管理局)        主办单位:上海市燃气行业协会
版权所有@上海市燃气行业协会      沪ICP备:沪ICP备10019829号-2